登录 / 注册
数码相机以及cmos发展史
2020-12-17 20:38:00

目录:
第一章 CMOS发展史

一、佳能 2
二、尼康 3
三、索尼 5
 
第二章 微单时代 8
一、索尼 8
二、三星 14
三、佳能 19
四、尼康 28
五、松下 31
六、富士 39
七、M43的发展 53
八、画幅的未来 57
 
第三章 曲面传感器 59
番外一 适马X3 61
番外二 等效光圈 63
番外三 有机膜 67
番外四 光场相机 72
 
第一章 CMOS发展史
 
建议心灵脆弱的非索法用户及时按下CTRL+W
本护法两年前就说过,松下奥巴和富士这些看起来挺火爆的微单厂商只不过是正式演出开始之前负责暖场的小人物而已,真正有资本和索尼一较长短的只有佳能和三星这类实力玩家,尼康可能也有五毛钱潜力。
小人物的特点是没有传感器或是传感器太辣鸡,这在微单时代就是不可饶恕的致命伤。早在相机产业进入数码时代之后,传感器就已经变成了决定胜负的核心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先聊聊佳能。
 
一、佳能
自87年更换为EF卡口之后,佳能就成了业界技术革新最积极、综合实力也最为强大的公司,全电子卡口、超声波马达、光学防抖、电磁光圈、电子前帘和菲涅尔镜片等众多实用技术都是出自佳能之手,成果横跨电子、机械和光学三界。甚至有一种说法叫:佳能负责创新,尼康负责抄袭,其它弱鸡连抄都抄不出来。可惜,能被轻易抄袭的科技它都不算黑科技,尽管90年代中后期白炮阵列已经基本统治各大体育赛场,但在民用市场上佳能却始终无法甩开勤奋抄袭的尼康,双方一直胜负难分,甚至于02年时尼康宣称自己的市场份额高达60%。
佳能真正建立所谓的EOS王朝正是从03年开始,此后连续13年称霸系统相机市场。这里面的首功之臣正是佳能当时领先于整个市场的CMOS传感器,让做不出CMOS的鞋厂抄无可抄。
早在02年佳能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全画幅数码单反1DS,把受迫于传感器成本而不得不缩水到截幅的数码单反重新拉回了过去的35mm时代。康泰克斯和柯达虽然也在同一时期推出竞品,然而和佳能的1DS比完全等于辣鸡,特别是康泰克斯那销魂的飞利浦六百万像素CCD,发布不到一年就宣告停产。使用同一块CCD的宾得MZ-D原定于2001年抢先发布,最后干脆直接把项目砍掉拉倒,从此成为三大传说之一。而柯达采用尼康F卡口的Pro14N也是控噪稀烂开机5秒耗电惊人存储缓慢,没过两三年康泰克斯就和柯达就携手退出单反市场。
 
二、尼康
至于尼康的第一代全幅更是要等到2007年了,所以02到07年佳能的全幅完全是一家独大。这五年对鞋厂用户来说是极其痛苦煎熬的五年,起初铁丝们以为面包总会来的,结果等到菊花残了都没有动静,不仅如此05年时尼康高管还在发表以下弱智言论:“全幅是胶片时代的产物,在数码时代没啥必要,我们认为截幅是最适合数码单反的尺寸。”(35mm is a film format, which I do not think is necessary in the digital era. We feel that the 'DX' format or APS-C size will be the best for the DSLR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es.)
有没有觉得特别耳熟?
 
 
但事实上尼康这个品牌是有强烈的全幅驱动力的,毕竟其旗下镜头几乎都是全幅,第一款DX镜头直到2003年才上市(就是那支被尼康粉丝吹得神乎其神的所谓“内流满面”。其实被佳能吊在树上打)。为啥不做呢?很简单,成本太高。全幅这个东西咋一听好像只是截幅放大个2.25倍而已,其实在半导体行业,面积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面积到达一定阈值之后厂商之间的成本差距会被急速拉大。为了便于理解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我们还是来举个栗子:
假如品牌A的M43传感器良品率为50%,成本为30美元;B品牌的M43传感器良品率为40%,成本相应提升到了37.5美元。至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个厂家基本是一个水平线上的,对一台几百美金的相机而言,7.5美元的差距可以说根本就不叫事儿,说夸张点75甚至175美元都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一旦我们把两家的M43传感器各复制粘贴三次做成一块全幅(好了我知道长宽比不一样,不要在意细节),差距马上就出来了。A品牌的良品率下降到了0.5的四次方=6.25%,成本为960美元;B品牌的良品率下降到了0.4的四次方=2.56%,其成本变成了2343美元!
你以2343美金的传感器去战人家960美金的,你觉得自己还有活路吗?
(徕卡:我觉得压力不大!)
不是说你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也没有经济价值。
所以芯片面积在微电子行业里就像筛子一样,一般几平方毫米售价几十美分的小电路是个厂商都能做,到两三百平毫米这个尺度就只剩金字塔顶端的权贵了,而全幅传感器这种九百平毫米的那更是怪兽级。从这个角度来讲,鞋厂的弱智言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胶片时代可谓天经地义的35mm片幅,进入数码时代后变成了一种高难度的技术挑战,直到今天仍然是属于极少数厂商的特权,而CMOS的战略价值也正体现在其稀缺性。相比早早就开始自主发展CMOS的佳能,尼康最大的失策就在于放弃了对这项特权的争夺,选择了和胶片时代一样的策略:把底片交给别人来造。
 
三、索尼
然而当时负责给尼康供应传感器的骚妮子不要说是全幅了,连CMOS都没有,一直在专心致志的当自己的CCD大佬。尼康心急火燎,04年自己设计了一块CMOS交给索尼生产,整出了售价高达5000美元的截幅旗舰D2X。事实上当时的索尼还没有专门用于生产图像传感器的CMOS产线,普通CMOS工艺虽然也可以做出光电二极管(二线科研单位普遍也是这么干的),但性能基本就是一坨翔了,如果你上DXO翻一翻资料的话就会发现D2X的QE和索尼如今引以为傲的电路噪声统统被佳能同期的CMOS吊打。
而佳能这时早已飞升到了另一个境界,05年推出了震惊业界的平价全幅5D,价格仅仅3000美元,以那个年代DSLR的平均售价来讲已经可以算不买不是人了,可见佳能当时的工艺已经极为成熟。5D横空出世对鞋厂可谓致命一击,高端市场迅速崩盘,发烧级用户除了换门以外别无选择,跟今天的微单市场颇有点类似(感动/索尼:我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但不得不买的样子……)。
05、06年索尼一边收购美能达一边抱蔡司大腿,儿子还是自家的亲,对CMOS的兴趣一下上来了,立刻开始投资建厂,并于07年推出了官史上认可的第一颗CMOS传感器IMX021。然而这个时期索尼在成本控制上显然仍不及已经深耕CMOS多年的佳能,07年尼康好不容易憋出自己的第一台全幅D3,佳能又推出了一统天下的梦幻神机5D2,2700美元的售价、2000万的高像素还带高清视频,风头一时无两,连不玩相机的人对佳能无敌兔这个大名都是如雷贯耳,低端产品借着品牌效应一起大卖。这个时期尼康和索尼能拿得出手的全幅单反基本三样必沾一条:要么价格奇贵(D3X),要么控噪太烂(A900),要么像素太低(D700),没有一个能打。
彼时的佳能可能是觉得无敌太寂寞,从此开启了大牙膏时代。
去吧男子汉们,我的佳洁士就藏在大海的深处。
然而,骚尼毕竟是CCD王者,家电厂在传感器领域的积淀又岂是佳能这种半道出家的相机厂可比。索尼07年才开始造CMOS,08年就已经玩起背照式了,与此同时祭出了一发大杀器:并列式片上ADC,整了个拗口的商标叫EXMOR。
EXMOR的特点是把ADC从片外转移到了片内,避免了片间传输信号带来的高噪声并且极大提高了AD转换的并发能力,增加速度之余还降低了功耗,尼康D7000换成EXMOR之后时钟频率从过去的10MHz直降20KHz,效果立竿见影。不过早在07、08年那会儿,谈什么功耗、速度、噪声都没啥卵用,大型传感器的根本问题依然在于成本,而这正是佳能片外ADC方案的强项:传感器制程基本不用升级,只要不停采购新的ADC就行了(事实上佳能各路祖传汤底如今的成本很可能是低到丧心病狂的)。而EXMOR则必须进入CPU式的发展节奏,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刷一波新工艺,反而对成本控制不利。所以从09年到12年期间索尼也没有推出任何全幅传感器,而是一门心思扎到了手机传感器上。
对手机这类设备搭载的小型传感器而言,功耗和噪声恰恰是其生命线,因为面积太小对良品率也不敏感,性能强大的EXMOR顿时脱颖而出,迅速击垮OV、Aptina等各路竞争对手。此时正赶上智能手机如日中天,索尼于2010年取代OV成为苹果的供应商,短短几年间市场份额便上升到了40%,迅速走向人生巅峰。
EXMOR的热卖对索尼而言是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不仅研发资金大幅增长,而且多了个军火试验场,新技术可以先放到小传感器上试水,等工艺成熟、良品率提升之后再应用到大型传感器上,可谓水到渠成、相得益彰。除此以外,半导体产业本来就是典型的规模型经济,卖得越多成本就越低,成本越低卖得就越多。有了诸多便利条件之后,索尼大法脱胎换骨,蛰伏三年后重归全幅阵线,一出手就是两个划时代的传感器:D800上的IMX094和D600上的IMX128。至此尼康在委屈了十年后终于有了在传感器上和佳能正面抗衡的资本,疯狂刷起了机身(不过又不断陷入品控门,真是个悲伤的故事)。不仅如此,隔年索尼又开始挑战中画幅CMOS,宾得645Z发布价仅为8500美元,骚妮子此时的功力可见一斑。
不过索尼自家的A口反而没有用上高贵的IMX094,而是整出一个各项性能颇为寒酸的A99,反而还不如几年前的A900有竞争力。索尼早已意识到,相比单反或是半透膜相机,有一样产品更能发挥出自己在CMOS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个产品就是微单。
咱们喝口水进入下一章节:微单时代。
 
第二章 微单时代
 
一、索尼
现在每逢新机上市各路人马免不了要拿DXO之类的工具对比一番高感宽容度之类的,但是说实话,这年头如果你还仅仅关注画质的话那就太low了。微单时代CMOS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儿?答案是速度。
这年头你可以在网上找出一万篇分析微单和单反区别的文章,但是以本护法的眼光来看,都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没有谈到关键点上。去除反光板的一个隐性的副作用,就是对传感器速度的要求极大提升。假设一块传感器的读取速度为5FPS,那么在曝光完成之后相机的快门帘必须保持关闭0.2秒以便完成AD转换,一旦在此期间打开快门帘就会出现曝光错误。于是问题来了:既然微单的对焦功能(不管是反差对焦还是相位对焦)都被集成到了传感器上,快门帘一直关闭就意味着这段期间你根本不能对焦——事实上也不能取景和测光。而对单反来讲这个问题压根就不存在,在做AD转换的时候可以放下反光板让对焦/测光模块保持运作。
所以说,一块5FPS的传感器在单反上可以实现5FPS的连拍,但是在微单上就只能锁定曝光和对焦,如果你想实现连续追焦的话,连拍速度可能不得不下降到2.5FPS,这也是一个微单上常见而单反上比较罕见的现象,比如A7(追焦2.5FPS vs 锁定5FPS)、EM1(追焦6.5FPS vs 锁定10FPS)和尼康1系(追焦20FPS vs 锁定60FPS)等等。当然,也有些微单的追焦连拍速度和最大连拍速度一样,比如11FPS的A6000和A6300,5FPS的A7RII,然而这些机型传感器的实际输出速度其实比连拍速度更快,只不过没有写在参数表里而已。其中A6000和A7RII为12FPS,而A6300更是高达20FPS。换言之,如果索尼乐意的话,A7RII完全可以做到锁定12FPS连拍(当然,缓存会瞬间爆炸)。
事实上微单的追焦能力和传感器输出速度也是直接挂钩的。单反上你可以用一个乌龟传感器搭配高速对焦模块,虽然连拍慢但是追焦照样杠杠滴。所谓的对焦模块实际上就是一块做得特别糙的CCD,像素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单个像素比鼻屎还大,低像素也确保了其高速输出的能力。微单就不行,你不可能在一堆几微米大的像素里插个超大号的对焦点进去,画质直接药丸,而超小号的对焦像素就意味着必须靠提升采样点数量来弥补其性能上的弱点,对吞吐速度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再往上一层,更高级的追焦功能(最顶级的莫过于尼康的3D追踪)需要通过测光传感器识别图像来辅助对焦,而鞋厂像素最牛逼的测光传感器也就18万像素(D5),一般单反同样几千到上万个鼻屎不等,而微单要想实现类似的功能,读取像素数至少也是百万起跳。像素精细也有其好处,比如人眼追焦对鼻屎级传感器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微单超强的对焦精度也是拜其所赐,但是说到速度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索尼虽然在普通追焦上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但lock-on功能(以及三星类似的功能)和鞋厂的3D追踪比依然是渣渣。事实上lock-on在视频和单张拍摄中都是非常好用的,但是一旦你按下快门,从门帘遮住传感器的那一刻开始就万事皆休。而鞋厂有反光板护身,完全没有这种烦恼。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觉得,妈呀原来微单这么辣鸡,这尼玛是结构性硬伤啊!
还是那句话,too simple!
其实随着传感器速度的增长,单反和微单之间差不多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单反上有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甚至高到索尼可能根本做不出来的东西,那就是高速反光板。这玩意不仅要能高速甩动,而且在复位的时候还得稳稳当当的停在原位,否则跑焦能给你跑到外太空去。在2000年以前像尼康F3HS、佳能1NRS之类的高速胶片单反用的都是固定式半透镜(这玩意用两年你眼睛就瞎了),当时活动反光板能达到的极限就是佳能1V的10FPS。到今天旗舰截幅单反的速度也就能到这个水平,只有睾贵的旗舰全幅单反才能享受到更高的待遇。事实上1DX2和D5在抬升反光板后速度都提高了两帧,从这个细节来看,尼康的极限可能也就是12FPS了,你换索尼这种单反新手来做估计数据更难看(我印象中索尼单反在连续对焦的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只有可怜的5FPS),所以后来先捣鼓出半透膜、再去做微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让一个手握各种高速传感器的厂商去做5FPS的产品,是不是个大写的憋屈?
可以说反光板这玩意对低速传感器是个助益,对高速传感器而言却是莫大的限制,在传感器快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须被淘汰掉。像A6300这样的20FPS传感器差不多刚好踩在这个速度临界点上,对单反来说太快,对微单来说还是嫌慢,诸位差不多就处于这么一个变革前夜。
在传感器进一步提速之后,相机还会淘汰掉另一个机械部件,那就是快门。
如果说反光板的存在意义是弥补低速传感器的对焦和测光,那么机械快门的存在意义就是弥补低速传感器的果冻效应。如果你把相机拆开来的话就会发现快门组件的体积其实相当庞大,事实上如今凡是体积比较小的相机,无一例外都在快门上动了手脚。其中RX1/RX100之类的固定镜头相机用的普遍是镜间快门,松下GM系列用的是步进式快门,手机则是纯电子快门。镜间快门的死穴是光阑口径越大快门速度越慢,而大口径的专业镜头恰恰更需要高速快门;而步进快门虽然比传统快门缩小了80%,但同步速度在M43上都只能做到1/50,显然也难堪大用,两者都只能看成是机械快门的折衷品,和高性能相机基本无缘。真正有能力取代机械快门的只有纯电子快门,其同步速度就是传感器的读取速度,传感器快到一定程度后果冻问题迎刃而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和机械快门彻底说拜拜了。
这一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情怀角度来讲抛弃了机身里最后一个主要机械部件,实现了真正的纯电子化;从实用角度来讲好处就太多了,你可以获得更便携的机身,或是在节省下来的空间里塞点别的东西,比如五轴防抖、更大的电池,甚至是散热器。除此以外,快门组件的大小和传感器面积直接挂钩,这也导致全幅在体积上天生吃亏。一旦脱离了机械快门,你会发现……全幅相机和C幅机或是M43相机,在体积上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事实上本护法认为,平价+无快门+幅面大于等于M43的微单出现的那一天,如果别家的CMOS还被拉开一段差距的话,那基本上就是game over了。
而RX100M4的全像素读取速度已经高达100FPS,完全达到了可以制造入门级无快门系统相机的水平,从这台相机身上你就可以直接看到未来。当然,全幅传感器由于更高的驱动功耗、寄生电阻、输入电容和制造成本等原因,做高速天生就比较困难,要达到黑卡这么暴力的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还有一项技术,可以让系统相机在速度不够快的情况下获得我们上述所说的所有好处,那就是全局快门。
有了全局快门之后哪怕你传感器只有10FPS也依然可以做成纯电子相机,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对焦速度的问题,因为纯电子相机可以实现AF像素和成像像素完全分离,这意味着微单也可以获取半透镜相机式的全时对焦能力,并且损失的通光量微乎其微,完全吊打索尼的A口单电。事实上在索尼高速传感器的优势几乎不可撼动的情况下,全局快门反倒更像是弱势厂商弯道超车的机会。可惜这个技术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全局CMOS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像素中安置一个屏蔽光线的存储器,在曝光完成后立刻把模拟信号转移到存储器里保护起来等待AD转换,上面的屏蔽层事实上起到了机械快门帘的作用。问题是一个像素里整这么多名堂对QE的打击是灾难性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三个字:
堆栈式!
妈的又是索尼一家独大。
说实话真不是我想当索狗,而是稍微懂点相机技术的人吧,他必然会变成索狗。
不变索狗说明这个人根本就不客观。
当然了高速传感器还有很多其它优势。影响最直接的是视频,采样像素数、帧率和果冻效应全是传感器说了算,只有编码、码率、色度抽样和位深才是处理器说了算;A6300上的眼部追焦和8FPS live view连拍同样是靠大幅高于连拍速度的20FPS输出能力实现的,你让12FPS的A6000更新一万次固件都做不到(事实上A6000也有live view连拍,但是速度只有3FPS),硬件上就不可能实现。
有耐心读到这里的人已经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对单反来说传感器只是一个成像组件而已,其核心指标主要是画质。但是对微单而言,传感器就变成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成像取景测光对焦一手包办,EVF的最大刷新率、分辨率和时滞,连拍速度和追焦能力,电子快门的同步能力,无底洞一般的视频需求,更不用说高感宽容度像素这些传统的画质指标,一台相机所有与画质和性能挂钩的一切,几乎都是CMOS决定的,The one thing to rule them all。
所以就像我开头所说的,微单时代就是拼底时代,你CMOS不行那干啥啥不行,不如直接剖腹自尽,省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在吹完了索尼之后,下面自然要黑黑别的厂商的传感器。你不知道别家有多弱,就理解不了索尼有多强。
我们先从三星开始说起。
 
二、三星
其实对三星我是谈不上黑的。三星是一家真键盘党人不得不感到敬畏的公司,之所以第一个谈三星也是因为三星事实上才是对索尼威胁最大的厂商。
在谈论三星时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NX1里装载的S5KVB2。这块传感器拥有领先市场的2800万高像素,QE和索尼平起平坐,底噪控制百里挑一,片上相位、65纳米制程、铜布线、背照式一应俱全,发热量和功耗也无可挑剔。之前我们一直强调速度是微单的生命线,而这块传感器的全像素读取速度达到了恐怖的25FPS,虽然早于A6300一年多上市,但硬参数上反而比24MP@20FPS的A6300更牛逼。
这块传感器从纸面参数来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唯一的死穴可能就是成本,从三星公开叫卖了一年多也没有吸引到任何客户的情况来看,价格可能确实比较杀猪,当然索尼在供应链里的统治力也早就不是一块出色的传感器就能轻易打破的。尽管如此,NX1这块底依然是市面上唯一一块能在性能上和索尼匹敌的传感器。一个同级别强者的出现对索尼来说是非常讨厌的,索尼的力量源泉就是对优质CMOS的垄断,只要这种垄断不被打破,索尼可以一直供应别人辣鸡传感器,你能做啥相机出来永远都是索尼说的算。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S5KVB2的话,我怀疑索尼会让腹肌在1600万像素再多卡几年,反正你不高兴也得买。
然而实力如此强大的三星如今却混到卷铺盖走人,这又是为啥内?
六个字概括,叫“既生瑜,何生亮”。
三星和索尼本质上其实属于同一类厂商。举个小例子:手柄。NX500和A6000都属于市面上比较少有的握持感相当出色的微单,相反松奥富这三家对手柄这玩意是比较不待见的,特别是富士基本上全家都找不出一台比A6000/NX500拿着更舒服的相机。这三家之所以如此抗拒手柄是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单反设计元素,一旦把这个元素加上你的产品和什么复古啊旁轴啊也就告别了,向着过去的傻大黑粗靠近了一大步,对装逼来说非常不利。富士是个典型的为了装逼宁愿放弃实用性的厂商,虽然一批脑残粉整天吹其操控性,事实上集富士装逼之大成的必加锁XT1恰恰是台操作上极其反人类的相机。XPRO上的混合取景器也是典型的脱裤子放屁,反而导致放大倍率低得让人眼瞎。而且很可能是为了维护其在整个产品线内的地位,富士除了XT1以外的取景器全都是瞎眼级的。
富士这种装逼主义和索尼、三星这类厂商的实用主义完全相反,服务的是不同类型的客户。索尼和三星要做的是你出门旅游时左手拎着购物袋右手还能轻易调参数拍照的相机,而这对富士粉来说是不可容忍的,你们这些low逼拍照时居然还拿着购物袋,和旅行团戴着小红帽的老大妈还有什么区别?只有双手抓着那旁轴感的机器、低着头咔擦咔擦的拧转盘才能让人感受到摄影的真义。然而,嬉皮士毕竟只是少数,老大妈才是多数,而三星这种在CMOS上下了本钱的厂商,必然是要去争取主流市场的。还是那句话,半导体产业是规模经济,你量都跑不出来还玩什么CMOS?所以三星的产品自然和索尼一样,侧重于实用性、高性能和高画质。事实上,尼康和佳能也是这一类型的厂家。你看单反全都长那个丑逼样,因为历史早已经证明单反就这个丑逼造型用起来才最爽。这四家的截幅镜头看似都是一副放弃治疗的死相(三星直到临死前才捣腾出两个比较高档的),实际上这才是做相机产业一哥的成功范式。如果三星和索尼继续拼下去的话,最后你会发现这两家的产品从镜头群到外形到操控上都是高度同质化的,就像尼康和佳能事实上也是高度同质化的。
那么问题来了。
大家都想做一样的产品,然而无论干什么,三星的节奏都比索尼慢半拍。
这就比较伤感了。
索尼早就依靠IMX094和手机传感器的成功,根深蒂固的扎下了索尼传感器就是好的观念,相反三星直到NX1这代才算在画质上追上索尼,然而市场早就已经被瓜分得一干二净,画质控也好老大妈也好嬉皮士也好,都已经得到了满足。
三星好不容易整出个NX500,索尼这边A6000早已变成了微单界的无敌兔。
三星好不容易整出个NX1,索尼这边已经是A7S夜视仪了,底大一级压死人。
其实一哥范式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全幅,NX1再辉煌也比不过性能稀烂的A7,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问我NX500和A6000哪个好,我会告诉你NX500除了没有EVF以外什么都好,但是再给我一个机会我肯定还是买A6000,从理性角度来讲选择一个有全幅的系统必然是明智的。除此以外,尼康佳能截幅镜头这么任性是因为上面有全幅罩着,对有全幅的系统而言很多截幅头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你三星没有全幅还这么搞就很不对劲了。
之所以会慢半拍,本质上还是因为CMOS技术上落后。但是公允的讲,这完全不是三星自己的错。这锅要谁来背?答案是宾得。
我们有必要把时间线拉回到十年前。
2002年到08年这几年对整个相机产业来说是一段大洗牌时期,无数经典品牌就此消失,幸存的厂商也在重新布局。佳能在搞CMOS,尼康在被佳能搞,松下推出了第一台M43微单,索尼收购了美能达。三星这时候也没闲着,05年10月正式和宾得签署合作协议,为后者的相机提供传感器支持,甚至还推出了几台贴了自己牌子的宾得相机。所以你说三星“没有积淀”是不对的,三星的积淀和索尼至少也是一个水平的。事实上如果你上DXO翻翻资料的话,会发现当时的三星CCD在性能上和索尼完全是不分伯仲的。
可惜,两边队友的级数差得就实在太远了。索尼负责给尼康提供传感器,三星负责给宾得提供传感器,油漆厂销量低迷完全带不动节奏,最后两腿一蹬直接升天。升天也就算了,三星连宾得死后掉落的装备都没捡到,被Hoya摘了个现成的桃子。而索尼则成功获得美能达的遗产,拿到一张单反行业的准入资格证,背后还有蔡司爸爸摇旗助威。跟索尼相比,三星属于一入行就遇到猪队友,直接被坑出血来,对传感器的研发热情自然也就减淡了。孰料几年后赶上智能手机大爆炸,索尼一下变成了时代的弄潮儿,等到微单时代双方重新开打,三星是以休学多年的状态仓促应战,而索尼早已神功大成,你说这还怎么打?
相机产业毕竟是日本人一统天下,一个韩国公司想横插一脚进去肯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你与其说三星实力不济,还不如说是出身不好。
不过对三星这种实力玩家来说,这点小小的挫折并不算什么。
前文说过,半导体产业里面积越大强者就越强,这年头你想跟在中画幅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索尼直接拼大型传感器基本是自讨苦吃。但对于门槛比较低的小型传感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三星完全有和索尼一拼的资本——事实上,如今CMOS份额最大的品牌是索尼,第二大就是三星。三星也是所有主要相机制造商里唯一一个有能力和索尼争夺手机CMOS市场的,而灭掉索尼的小型传感器相当于釜底抽薪,对其相机的前途会产生直接影响。
说实话,三星从技术角度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来做相机的,丫的天赋使命更像是消灭索尼。
除此以外三姆桑在处理器、高速缓存和软件工程等传感器以外的非核心领域基本吊打日系几个身位,背后还有政府爸爸强力支持。硬实力就摆在这儿了,睡着的狮子它还是狮子,蚊子上去叮几口无非一个包而已。以后三星无论自己单干还是和其它厂商合作都是潜力无穷,远非索尼的其它竞争对手可比。
 
三、佳能
佳能这个公司整天虽然被人批祖传,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恰恰说明人家祖产丰厚,换了别人连老本都没的吃。佳能最为牛逼的祖产显然是自己的镜头群,上到近乎完美的35LII、挂了2X增距依然能Hold住5DSR的720和堪比定焦的24-70L,下到40饼、55-250、10-18、小痰盂和羞辱友商的22饼,佳能家的神头简直数不胜数,令人艳羡不已。而相比同样拥有强盛镜头群的尼康,佳能的优势则在于那开天辟地的EF卡口。
单反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卡口的进化史,随着自动测光、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技术的不断涌现,镜头卡口的设计也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复杂,以便满足机身和镜头之间的通讯。佳能当年面对卡口升级的迫切需求,直接选择壮士断腕,一口气抛弃所有老用户老镜头,砍号重练出了市面上的第一个纯电子卡口EF口。而尼康和宾得则选择给老卡口不断打上新补丁,避免佳能式的硬着陆。然而事实证明,长痛还是不如短痛,这两家每次要加个什么新功能都要面对兼容性难题,首先老机身必然不支持新镜头,其次新机身要不要支持老镜头,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坐下来讨论一下。而对佳能而言,任何新功能都只是更新个固件的事儿,轻松写意,这就导致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尼康和宾得的积极性远远不如佳能,以至于90年代时出现佳能镜头技术独步天下的局面。尼康和宾得当时的行事逻辑差不多是这样的:
1:佳能过于牛逼的技术,不抄要出人命的那种,咱们就给它抄起來;
2:佳能那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卵用的技术,打补丁太麻烦,不抄了。
其中一个看起来没啥卵用的东西就是电磁光圈。说实话在单反上你不做电磁光圈确实问题不大,但这年头你要是再在微单机身里塞个拨杆进去那就是不上路子了。所以鞋厂的微单要转接自己的老头,只能把拨杆塞到转接环里,还需要搭配一套转码电路。除此以外,在长期的打补丁生涯中,尼康的镜头通讯协议逐渐变得极其复杂,各类镜头的协议都不一样,进一步增加了转接成本。所以这年头没有几个厂家乐意做尼康转接环的,要做尼康的环首先你得把尼康的镜头买齐,对钱包很不友好。即使是原厂接环,佳能的也只要200人民币,而尼康的却要200美元,为啥?尼康的环是一座连接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桥梁,而佳能的环……那就真的就只是一个环,里面塞了点导线,没了。EF-M本质上就是一个尺寸不同的EF,因为30年前诞生的EF口,直到今天仍然能完全满足做微单卡口的需求。这就叫高瞻远瞩。
试想尼康佳能各有个500美元、性能相当的入门微单,其中一个完美转接老头,只要200人民币;另外一个坑坑洼洼还更耗电,而且卖他妈的200美元。
一个直接祖传,另一个要交遗产税。高下立判,胜负已分。
说到高瞻远瞩,反面教材当属当时的日系四天王之一美能达,虽然当年也把卡口砍掉重练,结果练出来的还是个机械卡口。中途在佳能的威逼下不得不向电子化进一步进化,5个电子触点被迫升级到8个,然而还是比E口少两个(相比EF口则少三个)。虽然我不知道这两个触点是干嘛用的,但可以肯定不是用来装饰的,所以索尼渐渐不待见A口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低速传感器适合单反,高速传感器适合微单,这中间有个缓冲区其实刚好适合半透膜,如今可以说正是半透膜的当打之年,再不打以后就没机会了,结果索尼反而选择了放弃治疗,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和A口秉性不合。索尼这个公司不仅特别喜欢制定标准,而且一整就是那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哪怕公司倒闭大楼卖光了这个标准也要坚强的活下去,相机上无论E口还是MI热靴都是如此。而A口属于刚一出生就可以直送301,拼着老命就想续一秒。索尼已经帮着续了十年命,仁至义尽,老美可以含笑九泉了。
从这个例子也不难窥见,哪怕是当时号称技术狂人的美能达,尽管招式确实繁多,但内功境界依然不如佳能深厚。所以到了微单时代,已经纯电子化了30年的佳能可以说啥都不缺,就他喵缺一个像样的机身(尤其是全幅机身),配上白菜价转接环和强大的白菜镜头群,分分钟就能对索尼造成毁灭性打击。但为什么这个“像样的机身”至今都没出来?很多人觉得佳能不做微单是害怕影响自己单反的销量,这种想法说实话我非常不能理解,左口袋的钱和右口袋的钱能有什么区别?连你都知道发展微单的重要性,佳能还能不知道?护法今天告诉你们一个真理:拒绝转型的公司,往往是在技术上根本就无法转型。佳能这个厂商可谓成也CMOS败也CMOS,其祖传汤底到今天事实上已经成了这家公司最大的硬伤。
说实话本护法是有点强者崇拜的,而佳能起码在过去一二十年来一直都是顶级强者,革命的急先锋,名副其实的相机霸主。所以多年以来,我都不得不怀疑机霸其实还藏了什么大招,不出手则以,一出手马上要命。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新产品的不断发布,佳能不仅没有使出任何大招,反而不断暴露出自身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80D和1DX2一出,用户纷纷为片上ADC的引入和宽容度的提升而叫好,然而哥却默默的品了一口手中的可乐,轻叹一声:“佳能药丸。”
前文说过祖传汤底ADC外置的一大好处是制程可以保持不变,但这不代表更新制程就一点好处都没有。ADC外置的传感器照样包含大量开关晶体管,清空数据用的复位开关、决定输出哪个像素到ADC的行列选择开关和基本的逻辑控制电路,提升制程对这些部件的速度和功耗都有一定帮助。
然而佳能并不在乎这些东西。
首先从速度上来讲,单反的帧率严重受制于反光板,对焦、测光什么的都是独立模块,和传感器帧率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你要提速也只能是提高像素。然而市场反映早就表明群众对于像素大战并不是很感兴趣。
其次如果说微单有什么方面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可能都无法超越单反,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续航,所以单反的功耗也没有什么降低的必要,没有人买单反的时候会关心这货的续航是多少。
所以佳能的感觉就是,我单反传感器已经做到头了,再怎么折腾也就那么回事了。我做个1.2亿像素的原型机,用户不仅不懂欣赏,居然还特么骂我神经病。而且隔壁尼康还那么弱鸡,那我还花钱更新制程干嘛?傻逼才花这个冤枉钱。
而索尼则刚好相反。索尼首先是一个摄像机厂,其次才是相机厂。对摄像机厂商来说,帧率这个东西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再怎么升级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索尼的高端摄像机不乏一些速度怪兽,其参数之酷炫根本不是民用相机可比。其次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本质上和微单几乎一样,所以对功耗也极其敏感,这就导致索尼不得不花血本提升这两个指标。
一个欲壑难填,另一个却完全性冷淡,结果自然不难想象。12年索尼全幅奔上180nm的时候佳能还在用500nm,而且180nm都是索尼玩剩下的,手机已经量产65nm试水45nm了。制程严重落后的直接后果是佳能一旦冲击高性能传感器,功耗就会变得极其感人。当年D4S vs 1DX时两者在电池容量相近的情况下续航能力之差达到了惊人的3020张 vs 1120张,如今D5 vs 1DX2这一代尽管佳能换了更强劲的新电池,然而续航还是被尼康吊打(3780张 vs 1210张),差距反而越拉越大。当然还是那句话,在单反上根本没有人在乎续航问题,1DX和D4S的目标用户尤其不在乎,最多也就是撕逼时相互攻击的谈资。但是一旦换成微单,问题就来了……
1DX2的输出速度是20.2MP@16FPS@14bit,索尼A7RII的输出速度是42MP@12FPS@12bit。按本护法的经验,如果把精度从14bit降低到12bit,帧率差不多可以上升个50%,这样算的话1DX2的速度事实上和A7RII旗鼓相当。然而佳能在电池容量是索尼的四倍的情况下,LV模式下的续航居然只有260张!换句话说佳能如果做个性能和A7RII差不多的微单并且使用索尼的电池的话,拍个65张差不多也就嗝屁了,就算刨掉单反里各种多余部件的功耗,你也妥妥冲不上100张。
当然了续航只有100张的微单也不是不能用,你看隔壁的适马X3就堪比不能换卷的胶片机。
但是你的市场地位也就注定和X3一样了。
所以你不要奇怪为啥佳能的微单只有EOS M3,稍微高端一点的臣妾做不到啊!
相反,索尼A7RII的CMOS要是拿去做旗舰单反的话,那就是一台4200万像素12bit精度12FPS连拍的高速体育机。但是这台单反对用户来说吸引力也非常有限。首先缓存这些东西相当烧钱,做出来的价格可能也就比1DX2便宜个1000美元,买这种机器的人根本不在乎这点差价;续航差不多能达到4000张续航,同样的,没有人在乎;作为体育机能有4200万像素,裁切方面显然有很大优势,这个大卖点是可以在乎一下的。可是人佳能又有恐怖的白炮阵,你索尼的炮头一只手就数的过来,最后用户会买哪个系统还是没啥悬念。当然这都还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上:索尼确实能做12FPS的反光板,并且其它方面(周边附件、操控等等)都不出错,等等。所以索尼就算费力做了这玩意,实际上也讨不到什么便宜,投入产出根本不成正比。做微单就不一样了,你佳能那个功耗控制,想做A7RII这种级别的微单根本就没戏,镜头多又有啥鸟用?不好意思,没有机身给你插。
可以说索尼和佳能这两个公司刚好是两个极端,一个是靠抛弃反光板来掩盖其镜头短板的公司,一个是靠维护反光板来掩盖其CMOS短板的公司,前者就乐意做微单,后者就乐意做单反。
在佳能现有的传感器里,全幅CMOS基本是全军覆没,5DSR和5D3的CMOS要是做成微单,虽然没有续航小于100张这么惨烈,但想上200张也是白日做梦。佳能能做出来的续航体面一点的微单差不多也就是微单版的80D,本护法掐指一算,刚好能破200张大关,比较寒酸,但勉强凑合。可惜这玩意的输出速度也就7FPS,LV模式下追焦连拍能力只有5FPS,而且有反光板的时候是英雄,没有反光板的时候是狗熊,追焦成功率低得简直不忍直视。所以微单版80D差不多就是个5FPS连拍,追焦弱鸡,续航让人吐槽,1080P视频还可以的产品。
考虑到80D是14bit输出,我们给佳能算个1.5倍的优惠,差不多相当于24MP@10.5FPS@12bit的传感器,已经非常接近A6000的硬件水平了。很多人可能觉得佳能版A6000听起来还不错,可以满足,可以换门了,但是问题又来了……
单反版80D卖1200美元,比A6300还贵,而A6000现在只卖550美元。
你说吧,这个微单版80D or 佳能版A6000应该卖多少钱?收用户多少信仰税?
这个小九九佳能自然也算得过来。同样的传感器我做个单反就是续航超猛,追焦很强,而且隔壁尼康的视频哈哈哈,我还有多年经营出来的佳能单反信仰,卖1200刀都有人买单;而做成微单就不得不和索尼550刀的机器同场竞技,你说佳能会怎么选?
还是那句话,索尼和佳能,一个就乐意做微单,一个就乐意做单反。
说到佳能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就是双核对焦技术。索尼片上相位的原理是通过把一个像素遮上一半来改造成对焦点,这个做法的缺点是该像素无法参与成像,所以不难想象,索尼嵌入的对焦点越多,对画质的影响就越大。而佳能的双核对焦并不遮盖像素,而是直接一切为二,对焦时只用其中一半对焦(相当于遮盖了另一半),成像时左右两半的信息合二为一正常成像,对画质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完全是半遮式的进阶版。听起来是不是牛逼炸了?更传奇的是,当年第一台搭载索尼半遮罩片上相位技术的相机其实是富士的卡片机F300EXR,没想到富士这边PPT刚晒完,短短12天后佳能就提交了双核对焦的专利,这就非常微妙了。按照正常工程师的思维,肯定是先想出半遮罩并申请专利,然后再改进出双核,然而佳能并没有提交过类似半遮罩的专利,可见其实是看到F300EXR之后觉得这玩意牛逼,然后只花12天就想出了改进方案,这个智慧绝对是令人惊叹的。后来理光申请了一个四像素合一,这就有点东施效颦的赶脚。三星也申请了一个半遮罩,这就有点抄袭的赶脚。
可惜,虽然双核是个非常牛逼的技术,但是配上佳能的传感器,那就并没有什么卵用。
由于目前的传感器还不够快,即使是索尼能嵌入的对焦点也是非常少的,我估计A6000之流也就是十万到二十万像素这个级别,换言之还不到总像素的1%,对成像的影响简直忽略不计,去DXO跑个分啥都看不出来。连索尼都只能驾驭那么一点对焦点,佳能显然更不行,吹牛说是“全”像素双核,事实上能读取的对焦点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双核相比单核,相当于没有任何优势。
再说视频对焦。双核搭配高速传感器的最高境界是在两个全采样的视频帧之间做一次全采样的对焦,当然这需要极高的输出速度支持。佳能哪可能有那种速度(其实索尼也没有,两家都差得很远),佳能连全采样都没有,它的对焦方案只可能是一部分像素对焦,一部分像素成像,两者同时进行,换言之和索尼的单核模式一模一样。
随着传感器的不断升级,双核的优势会一点点体现出来;然而在目前这个阶段,双核只能当成单核使,追焦本质上比的还是谁CMOS快。
而在CMOS这个领域,如果说三星有潜力战胜索尼,那么佳能……几乎只能选择狗带。
虽然12年以前佳能几乎堪称是CMOS霸主,但说实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起步比别人早太多,抢了一个先手。论及技术积累或是格局感,跟索尼差得实在太远,被索尼在短时间内反超一点都不奇怪。啥叫格局感?佳能这个厂商虽然在相机领域内很牛逼,但是它的创新思维永远禁锢在相机(尤其是单反相机)这个小圈子里。佳能的CMOS基本就是相机特供,而且只供给自己,这个就有点小农思维,一亩三分地没出过自家山沟,种出来的粮食全都自己吃掉了。索尼则刚好相反,凡是跟CMOS相关的应用,从摄像机到手机到运动相机到汽车到监控,哪里有电线杆它都要去尿一泡。佳能只能算是相机帝国,索尼却是CMOS帝国,打的是整体战。至于这种整体战的威力,之后你们可以在松下篇里感受一下。
未来一段时间内你可能看到的景象是佳能镜头大战索尼机身。不过纵观相机产业一百年的发展史,你们会发现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从来没有哪个企业是靠镜头分出胜负的,拼的其实就是机身技术。说白了能做镜头的厂商太多,而能做CMOS的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你机身只要卖得好,认真发展个几年根本就不会缺镜头用。
 
四、尼康
除掉资质牛逼的三星和EF卡口牛逼的佳能,剩下的厂商基本都是战五渣了。尼康属于战五渣里稍微强一点的,爆发时或许可以削一削弗利萨的尾巴。
尼康这个倒霉蛋最大的失策就在于数码时代没有掌握自己的CMOS,而是采用了合作策略。有人说尼康自己会设计CMOS,这个其实没啥卵用,图像传感器在集成电路里属于设计难度相对比较低的,找个ADC熟手来马上就能做得人模狗样,真正的难点完全在于制造。不幸的是,这年头CMOS的重要性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合作伙伴一旦翅膀硬了,它就肯定要选择单飞。索尼不仅单飞,还把尼康的备胎瑞萨和东芝都给吃掉了,简直残酷无情蛮不讲理。
不过尼康它还有个备胎,那就是Aptina。
Aptina在CMOS产业里也算是颇有历史渊源,往上可以一直追溯到现代APS结构CMOS之父Eric Fossum,可惜在索尼三星加入战团后很快就被打成了行业外围婊。12年Aptina推出一块一寸底传感器,号称要拯救被手机蚕食的卡片机市场,同一年刚好索尼推出RX100,而且黑卡这块底是不对外发售的,结果整个行业里竟然没有任何厂商采购Aptina的产品做卡片机,而是放任索尼独占一寸底市场整整两年。一块CMOS到底好不好相机厂心里是最有数的,Aptina这块底的竞争力可见一斑。只有尼康看中了Aptina的发展潜力,从此扮演起了干爹的角色,用Aptina的产品整出了万众唾弃的1系微单。
虽然1系微单作为相机来讲非常辣鸡,但不得不说其设计理念是极其先进的。我们之前说过未来的微单肯定要抛弃机械快门,而1系从一开始就是无快门设计,Aptina的一寸底只有像素在不断升级,从多年前的10MP@60FPS一路升级到今天的20MP@60FPS,60FPS的输出速度始终是不变的,基本能满足业余用户需求,在大多数题材下不受果冻效应影响。如今大底传感器里输出帧率最高的是索尼A7S的30FPS,60FPS相比之下就是超高速了,所以1系微单基本上展现出了高速传感器该有的所有特性:强大的连拍,强大的追焦,强大的视频,木有机械快门,可以说完全就是未来微单的小底雏形。这个情怀值其实是相当炸裂的,可惜绝大多数人不懂欣赏其中的科技之美。
事实上尼康1系虽然对顾客来说是辣鸡产品,但是对尼康自己而言却是一套颇有价值的系统。如果说索尼的试验田是手机,那么尼康的试验田就是一寸底,而且成果斐然。前文说过黑卡4的速度是20MP@100FPS,Aptina虽然没有采用堆栈式技术,但也做出了20MP@60FPS的成绩,和黑卡4实际上也就不到一代的差距,单说性能是相当牛逼的。尤其是尼康最近又用同一块底整出了价格和参数上都颇有吸引力的毒龙系列,时隔多年之后Aptina底终于打进了一寸卡片机市场。除此以外,一寸系统依靠小底+无快门(现阶段也只有一寸能做到无快门)带来的体积优势实现错位竞争,避免和索尼正面交手,其实也从小白用户手上骗到了不少份额,可谓闷声发小财;反观三星急吼吼的和索尼刚正面,一轮大招不成就惨淡收场,反而影响了用户对三星的信心。这一点上一寸底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就算哪天尼康宣布不做一寸了,群众反倒会欢呼雀跃,觉得尼康终于认真起来了。可惜,说了这么多好话,尼康现在的困境依然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一寸底和全幅完全是两码事,能做高速一寸不代表能做高速全幅,尼康这个试验田依然只是试验阶段,不像索尼早已搬出成果;
其次尼康毕竟只是Aptina的干爹而非亲爹。对尼康而言最理想的结果无疑是直接收购Aptina,很不幸前段时间Aptina却被On-Semi吞并,冥冥之中有点像三星、宾得和Hoya之间的历史重演。
 
五、松下
松下作为剩下的相机厂里最后一个有CMOS自产能力的品牌,本护法却从来不将其当成潜力股,给松下的评价甚至低于只有干儿子的尼康。原因无他,实力太弱。
松下和三星/索尼其实有那么一点接近,在小型传感器市场上也算有点建树,但毕竟和Aptina一样只是外围,“怕了索尼哥”的外号也不是白叫的。尤其悲惨的是,当年初入相机市场时松下和三星/索尼一样,也选择了抱大腿,然而奥林巴斯这个厂商吧,我们非常客观的讲,它根本就不算大腿,在胶片年代属于那种佳能和尼康对波时掀起的小石子一不小心把站在五百米外的奥巴给打死了的那种,而且气质和松下非常不符。前文说过,你一个自产CMOS的厂商就应该去争取主流市场,走一哥路线;然而奥巴刚好相反,奥巴就喜欢当外围,而且当得乐此不疲。
这两家一合计,整出了一个43单反,从片幅上来看就已经外围无疑,目的就是离对波的佳能和尼康远一点。奥巴这个厂商相当喜感,当时吹了个天大的牛逼叫垂直入射,不仅没什么卵用,而且以43的卡口还做不出光圈大于F2的垂直入射镜头。然而奥巴吹牛逼吹得还特别认真,后来就真的做了一大堆光圈小于等于F2的头,属于忽悠别人反而把自己给弄瘸了。最后也是松下忍无可忍,去你妈比的垂直入射,率先做了一个F1.4,可惜已经回天乏力,43单反只发展了短短五六年就又被一千米外飞来的小石子打死了,非常凄惨。这个生死存亡之机又是松下出面拯救危局,整出了第一台M43微单G1,一下盘活了外围联盟的命运(松下作为一个摄像机厂商,会往微单这个方向走自然不足为奇)。从这段历史也不难看出,M43真正成功的地方其实是前面那个M,而不是后面那个43,后面那个43迟早得把哥俩害死。
尤其悲惨的是,松下虽然劳苦功高,但是做出来的蛋糕反而被奥巴给吃掉了。松下这个厂商属于骑墙派,又想走装逼路线又想走实用性能路线,结果两头不靠,装逼不如富士奥巴装得彻底,玩性能光片幅就输了,也玩不出什么名堂。不仅如此,奥巴后来竟然还公然背叛苦逼哥,简直是闻者伤心,观者落泪。
在2013年以前松下传感器的素质是极其辣鸡的,提不上筷子,12年时索尼果断向奥巴伸出橄榄枝,美女想不想体验一下我的宝马?奥巴马上就被勾引走了。到这里其实还没啥问题,只能说苦逼哥自己不争气。关键在于后来苦逼哥奋发图强,砸钱怒更一波设备,画质突飞猛进,虽然QE和阱容这两个关键指标依然不如索尼,不过差不多也有索尼八到九成功力,基本上也不算太大的瓶颈了。苦逼哥拿着新传感器向奥巴献媚,不料奥巴已经乐不思蜀,姐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EM1竟成了最后一款使用松下CMOS的奥巴相机。
EM1之所以会用松下底是因为索尼一直不给奥巴相位对焦。其实松下自己也不用相位对焦,EM1的传感器可以说是给奥巴量身定制的,对女神如此呵护,简直感动人心。然而松下为奥巴两肋插刀,不料奥巴竟然还多补两刀,这两刀造成什么后果呢:松下本来销量就低,又丧失了奥巴这个客户,只能把自己刚升级完的工厂卖给以色列的Tower Jazz,而且自MN34230之后传感器开发近乎停滞,直到最近才宣布要重新开发新传感器,基本算是伤筋动骨了。不夸张的讲,奥巴和富士这种没有传感器的厂商,某种程度来说是都是索尼养的恶犬,专门负责咬死松下三星这些自产传感器的。犬王奥巴看似一时风光,其实等没人可咬了自然也就没有狗粮了。所以说索尼这个CMOS整体战牛逼,搞得世道极其昏暗,做人竟然比做狗还难。
松下现在最顶级的MN34230输出速度达到16MP@14.7FPS,老实讲也不慢了,就比A6000差个半截,但考虑到A6000幅面比较大天生不容易做高速,这里面的差距其实是相当可观的。至于索尼做M43传感器是什么水平呢,首先画质比你松下高那么一点;其次速度贼JB吓人。事实上松下基本已经举械投降了,凡是性能稍微牛逼点的机器都是Sony Inside,GH4用的是16MP@23FPS的IMX159,GX8用的是速度高达20MP@27FPS的IMX269。有的松下铁粉不信,非要抗辩说松下都是自力更生,其实松下日本官网上挂着各台相机CMOS高清大图,一看就知道已然被索尼征服。
既然说到松下自然得顺便聊一聊DFD。索尼的单核和佳能的双核本质上其实是同一类对焦方式,之所以把像素遮上一半是因为配合表面棱镜可以做到某些像素只能看到镜头左半边的成像,某些镜头只能看到镜头右半边的成像,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就能确定失焦的程度,迅速确定焦点的距离。单反上的AF模块事实上也是类似的原理,包括过去的手动裂像对焦其实也是如此。而松下的DFD可以说是完全突破传统的,它分析的不是左右两边的相关性,而是整个成像和镜头焦外弥散圆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称之为无核对焦。事实上这个技术在未来是大有可为的,松下目前还只能做到判断焦点位置,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技术还可以:
1:把大弥散圆替换成小弥散圆,也就是先拍照后对焦(不是松下现在那种方式,现在的最多叫包围对焦);
2:把小弥散圆替换成大弥散圆,也就是小光圈镜头模仿大光圈虚化。当然反过来也可以大光圈模拟小光圈景深(DXO其实已经在卖景深扩展算法了,没错就是搞评测那个DXO。我跟你们讲啊,自以为牛逼看不起DXO的人其实是非常肤浅的)。
不过这些手段都是很伤画质的,起码也要等到像素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时候再琢磨不迟。
在对焦方面,无核和双核有着相同的优势,就是完全不影响画质。然而在数据读取、尤其是分析的压力上远远超越单核和双核,所以松下虽然现在追焦性能不错,但其实还是建立在索尼高速传感器爱的供养之上。除此以外无核还有个死穴,就是相机必须了解镜头的弥散圆,换言之随便转接个第三方镜头是不管用的。松下不要说是转接了,连奥巴镜头都不支持DFD,反倒是奥巴有我没有的镜头吭哧吭哧的做个类似的,你出25F1.8我就出个25F1.7,你出45F1.8我就出个42.5F1.7,摆明了是根本不打算支持奥巴头,同床异梦,暗中撕逼。
 
 
这个逼撕得说实话很没意思,索尼虽然卡着M43的相位对焦,但不可能卡一辈子,万一哪一天突然供应相位传感器了,局势会变得特别喜感:奥巴相机支持奥巴和松下的所有镜头;松下的只支持松下。松下还能怎么办?无非就是抛弃DFD。所以这玩意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松下在Sony Inside之后为了绕开索尼的对焦封锁而搞的曲线救国。当然了,能想到曲线救国还是要点赞的,你看隔壁的奥巴就跟死鱼一样,默默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PEN-F不出意外也是IMX269,同一块底松下做出了GX8,奥巴却做出了除了装逼以外干啥啥不行的PEN-F,哥也不知道说点啥好。然而这世道就是被索尼搞得这么黑暗,你会装逼还有条活路,不装逼只能沦为三星二号、松下二号。索尼罪恶滔天,搞得群众怨声载道。
 
二十二
剩下的情怀厂就没什么说头了。奥巴在技术上的贡献其实就是一个五轴防抖,这玩意说实话技术含量太低,看一眼就知道怎么抄。我很久以前就说过随便哪家想做五轴都可以做,奥巴粉回我说有种你做啊有种你做啊。你看现在遍地开花。
 
 
至于富士就更没什么可说了,富士怎么吹牛逼骗小白的倒是能写一大堆。诸位不难发现我是一个全幅主义者,任何技术突破只要不是出现在全幅上,它就不算是真正的突破。这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所以回头我们再来以富士为什么必然失败为主题,谈谈全幅的江湖地位为什么会那么高,为什么中画幅的地位就那么低。然而这一段内容需要靠贴图来说明问题,所以咱得花点时间搜集键盘摄影图,只能等明天再战。
 
 
其实我是特别不喜欢贴图的,我觉得和思维能力正常的人交流并不需要用太多图片。比如说吧,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那你身边15%~20%左右的适龄女性肯定都戴着卫生巾,这个思维能力正常的人一琢磨就明白。但有些人就是想不明白,你非得把所有人的裤子都扒掉给他看一看他才信。没办法,护法我只好低档一把,明天把良家妇女的裤子都脱下来给某些人看一看。
 
二十三
来来来,喜闻乐见的点艹富士。
 
 
说到这个吹牛逼啊奥巴跟富士一比那只能是甘拜下风。富士微单出道后吹的第一个牛逼就是所谓的X-Trans,号称通过模仿胶片的乱序排列在没有低通滤镜的依然可以去除摩尔纹,提升了成像的锐度。群众一听,哇塞胶片排列,情怀!然而乱序采样锐度天生就比拜耳低,相当于已经自带低通,这事儿富士就不提了。后来富士的拜耳机一上市,群众发现卧槽怎么和X-Trans差不多,特别是对绿色细节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越级挑战之后2400万像素的X-pro2,牛皮自己被自己戳炸了,非常尴尬。
这事儿前段时间被兰拓炒了一下,其实我早八辈子就知道了,但是一直懒得提,主要是两边分辨率差距其实也没那么大,本护法对于一点点微小的差距都是非常宽容的,何况X-Trans对于彩色摩尔纹确实有效。当然这年头除了对着电脑屏幕翻拍的,基本也没什么人在乎摩尔纹,事实上去低通的机器总是比不去低通的更值钱,所以X-Trans在拍照方面差不多就是一个和拜耳半斤对八两的东西,从纯技术层面上来讲,你吹它也吹不出什么名堂,黑它也黑不出什么名堂(当然视频是可以黑一把的,不过富士志不在此,咱也不多说了),充其量就是一个营销噱头。X-Trans真正的黑点在哪儿呢,在于富士号称这玩意的高感可以战全幅,然后暗中使了一套虚标+涂抹的组合拳。一堆小白不明所以,以至于一时之间网上脑残言论满天飞,坚挺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拜耳说被秒就被秒,眼看就要交代了。本护法身为专业人士,对这类脑残的反感程度你们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其实传感器这玩意的高感基本只跟几个指标有关。
首先最重要的是传感器本身的光电转换效率QE,往前数几年其实是像素越高QE越低的,但自从无隙透镜这个东西出现之后各个门派、各个像素传感器的QE也就半斤对八两了,以至于我最近都懒得去研究每个传感器的QE是多少,这两年的传感器一律默认接近60%(松下算50%)。当然QE的高低完全是生产传感器的人说了算,也就是索尼说了算。
其次是电路的读取噪声,这玩意也是索尼给你做多少就是多少,不过你传感器买回去可以自己加驱动电压降噪,类似于CPU超频。但这个小伎俩只有尼康宾得这种单反厂家才可以用,你微单敢来这一手?续航还想不想要了?除此以外,电路噪声对高感的贡献本来就是远远低于QE的(对宽容度的贡献倒是很高),而且这年头高ISO下的电路噪声也是越做越低,像什么A7S、A6300、XPRO2几乎约等于零,连松下这一块都很牛逼,以至于我现在也懒得去研究了。
再其次是色彩滤镜。你的通光谱越宽进光量自然也越多,像徕卡的黑白传感器就是高感嗷嗷叫,虐杀所有彩色传感器,你要是把RGB替换为W那效果是非常直接的。但X-trans说白了还是RGB滤镜,跟拜耳是一样一样的。当然G滤镜的通光能力比R和B稍微强那么一点,而X-trans相比拜耳,绿色的占比高了那么一丁点(55% vs 50%)。两个一点点再相乘一下,基本等于没有。
换言之富士的高感和X-Trans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涂抹+虚标带来的假象。涂抹对会后期的人来说一毛钱不值,无非锐度换噪点而已。NEX6在Lightroom里拉下滑块,画质和富士祖传1600W几乎一样(毕竟QE差不多都是40%出头);A6000这种新一代接近60%QE的传感器缩图到1600W像素,LR里随手一拉,富士的祖传汤底根本难以企及。
 
六、富士
你看我得写这么多东西跟你们解释,这就是富士这种王八羔子最讨厌的地方。它在网上随便吹两句牛逼,别人辟谣辟得累到半死,而且吃力不讨好,还得被脑残喷。幸好后来富士自家的拜耳机上市,同样虚标+涂抹,高感跟X-trans差不多,富强粉终于琢磨过来哪里不太对劲了,稍微消停了一点。富士吹完高感还不满意,后来又吹了个更扯淡的2400W截幅解析力战胜3600W全幅,这回连虚标+涂抹这种小手脚都不动了,直接强行吹逼。官网上更是暗逼伤人,比如各家官网都会挂点自家什么膜啊圆形光圈叶片啊牛逼对焦马达啊之类的技术,富士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挂了个啥呢……挂了个全组对焦!没错就是XF35F1.4那货。现在的厂商都是以浮动对焦为荣,以全组对焦为耻,人富士反其道而行,这已经不是在做复古相机了,简直就是在做返祖相机。
你看哥吹索尼都是有理有菊,令人性服。富士吹逼属于反科学反智商反常识,脑残粉还跟着各种起哄,声势浩大,颇为吓人。所以这个品牌给我的感觉就像九十年代天朝特别流行的气功大师,当时有高人号称神功盖世,通体能发异香,本人有幸去观摩过一回,只见大师在台上跳了一番大神,问台下的人:香不香?台下各界群众手舞足蹈,异常沉醉:香!真他妈香啊!哥其实啥都没闻到,不过那时候年纪还小,看到那个场面被吓坏了,赶紧学着一起手舞足蹈。几年后类似的大师里面有一个特别不识好歹的,自以为是美国的华来士,结果被一记蛤么功打去西方国家了,此为后话。
当然了,光吹牛逼无非就是比较讨厌而言,关键是富士它产品也不行。下面我们来聊聊所谓的全幅主义。
要理解全幅主义,首先得理解我们老生常谈的等效光圈。举例来说,截幅的F1.2无论是虚化、景深、衍射和同快门速度+同输出像素下的信噪比(or更通俗一点高感)都相当于全幅的F1.8,或者说截幅F1.2在物理上就是全幅F1.8。任何你认为截幅F1.2比全幅F1.8强的地方,都是你姿势水平不够所导致的幻觉。
等效光圈这个理论是伴随着CMOS画质的进步而逐渐浮现出来的,早几年没有人提过,现在其实中外早有众多键盘党魁出来为等效光圈背书。这是因为早期的CMOS由于各家QE各不相同、电路噪声太大、高像素影响开口率等原因,无法一概而论,但如今在高感画质上已经高度趋同化,本质上也是因为各家都已经逼近了CMOS画质的理论极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等效光圈只会变得越来越真理。
这个内容之前长篇大论的写过,说得我都已经嫌烦了,不过难度确实是超纲了一点,很多人理解不能也很正常(当然有些人属于信仰太高
 
)。反正你信就信,不信就拉倒。护法只能教你们十字真言:
光圈不等效,统统是傻帽。
一旦你接收了这个设定,并且对市面上各家的镜头稍微规格有点了解的话,你在器材上的任督二脉就已经打通了80%。今天我们来打通剩下的20%。
今天我们要讨论另一个问题,即全幅镜头的光学素质远远高于截幅。
为啥会这样?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只要像场足够大,再大的光学瑕疵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就像你往大海里倒瓶醋也不能把它变成色拉酱一样。你看厂商公布镜头MTF的时候喜欢用一个单位叫lp/mm(line pairs per millimeter),即每毫米像场可以分辨出的线对数。显然你像场越大,最后整张图片能分辨出的总线对数(lw/ph,line widths per picture height)——或者说细节,也就越多。所以全幅由于长宽各是截幅的1.5倍,其30lp/mm就已经等效于截幅的45lp/mm,跟M43镜头比更是等效60lp/mm,换言之全幅头的单位像场素质只要做到M43镜头的一半就行了。这个要求是如此之低,以至于很多全幅变焦都能把小底的定焦虐得找不着北。
事实上你刷DXO的话也不难发现同一支全幅头如果插到截幅机身上的话锐度会大幅降低(除非全幅机身分辨率太低),说白了lp/mm没变,但是后面那个mm变小了。无忌老法师有种说法:全幅头插到截幅机上,只取中间之精华,素质更高了。这话就好像地上有一张100元一张50元,你只捡了那张100的,然后自称只取精华,感觉自己非常机智。当然了,边角的分辨率是有可能提升的,比如一个全幅头在相当于全幅边角的地方MTF50只有30lp/mm,但是在相当于截幅边角的地方MTF50却高达60lp/mm,30乘以全幅1.5倍加成等于45,还是比60小,边角的锐度自然就上去了。但是总锐度和画面中心的锐度肯定是损失的,毕竟你少捡50块钱。
部分像差其实也是同理,比如假设一个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50微米宽的紫边,在截幅上这相当于底片宽度(15.6mm)的0.3%,然而对于全幅来说就只是宽度(24mm)的0.2%。所以你去各大键盘评测网站看跑分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个单位的换算问题。这一点不得不再夸一下DXO,如果DXO说一个M43镜头紫边10微米,那就意味着其实本来是5微米,人家把归一化工作全都提前给你做好了,分数直接就能比较。其它网站的天坑就比较多,十个网站九个坑,因为搞评测的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干吗。
江湖上还有种说法叫镜头像场越小,lp/mm越容易做高。这种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道理,比如说手机F1.8基本就等效于全幅F11~F16了,口径非常小,镜片上能玩的姿势自然也比较多。有些手机镜头简直是怪力乱神,镜片是S形的,你要把这玩意放大到全幅,一个热胀冷缩下来轻则镜片开裂,重则爆体而亡。然而如果两个镜头等效光圈一样的话,就意味着它们的光阑口径肯定也一样大,你跟全幅头的尺寸注定是一个级别的,这种情况下小底镜头往往因为像场小、实际光圈太大,连lp/mm都比全幅头低,总分辨率更得被暴打。
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开始扒良家妇女的裤子。
今天就扒富士的,谁叫它家的等效光圈都和全幅差不多。
Batis 85 vs XF 56
 
 
FE 70-200 vs XF 50-140
 
FE 16-35 vs XF 10-24,这组等效光圈直接比你大一档了
 
 
 
Batis 25 vs XF 16 同场加映 FE 28
 
 
索粉怒喷的大狗头FE 24-70 vs XF 16-55,也就这一组富士还能找回点场子,主要是这个伪蔡70端的像散太夸张,拯救无力
 
 
 
XF 35/1.4之前对位FE 55,反倒是输了也没啥丢人的,毕竟价格差了一倍。现在FE 50一出,情况马上变了,素质肯定吊打XF35无悬念,价格也便宜,轻松碾压。
其实从FE50、FE28这类低端头最能看出全幅的优越性。大家都是全组对焦的上古设计,你富士搞8片镜片还是个狗头,索尼直接一个加强版小痰盂轻松搞定,素质照样吊打。
有人说了,我不需要数毛!锐度没啥卵用!你看Batis 85比XF 56贵了200美元而且还长了一公分!
我觉得吧,小伙子你账还没算清楚。
事实上B85这种素质插在截幅机上也是杠杠滴,所以如果你是一台全幅+一台截幅双机的话,买一个B85就相当于买了一个素质大幅加强版的XF56,外加一个XF90($950/540g)。至于防抖什么的我们就不提了。
当然如果你有台A7R或者A7RII之类的高像素机的话那就更不得了了,以截幅的画质标准来看,其实你获得了一个变焦头:等效85-127mm F1.8-F2.7,或者说截幅56-85mm F1.2-F1.8,没见过这么炸裂的镜头吧?比你买个什么适马50-100F1.8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而且还他妈带移轴。
同理FE70-200相当于是等效70-300mm F4-F6,你XF50-140拿什么比。
同样的道理我早在14年初就说过,不过那时候索尼还只有四支FE头所以还没啥说服力。你看看,这才两年时间,富士的常用镜头里还没有被索尼打残的基本就剩一个XF23了。
下面有请索影进行总结性发言:
 
 
 
当然了有人可能还不死心,觉得还是富士祖传1600W背的锅。
1600W当然是有影响的。其实不光镜头有MTF,传感器它也有MTF,最终成像的水平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化为两个MTF相乘。而传感器的MTF吧,虽然它不是像素钦点的(微棱镜设计甚至二极管的形状都有一定影响,低通强度更是至为关键),但是像素的决定权非常重要。然而截幅机像素普遍比全幅低这个本来就是现实,你不服气也没办法;其次镜头本身的差距也是非常大滴。这里要请M43也出来脱一下裤子,没办法,谁叫M43可以摇一摇。
DPReview上M43镜皇42.5F1.2配合摇一摇的样图看似几乎能与5DSR一战,其实你注意下面感叹号里有一行小字:0.6半径,250锐化。都是特效。把RAW下载了自己处理一下,立刻真相大白。
1600美元的42.5 F1.2摇一摇6400W像素缩图到5000W vs 400美元的佳能狗头 85 1.8:
 
 
 
 
 
其实松下全开时轴向色散上的控制比佳能还是强很多的。不过这点优势能不能敌得过1200美元的价格差+反差和解析力上的巨大差距+等效光圈上的差距,你们可以自己掂量掂量。
佳能这个头吗一看就知道还是受制于传感器本身的分辨率,实力还远远没有全部展现出来。除此以外,松下以前曾经宣传过自己怎么吭哧吭哧的打磨高精度非球镜片,就为了消除焦外洋葱圈。然而人家尼康和佳能的85 1.8也没有洋葱圈,因为丫连非球镜片都没有,纯粹就是仗着底大强吃你,所以价格上也差异巨大。索尼的镜头跟佳能尼康这些老杆子一比明显也是比较嫩的,尤其是定价策略特别富人俱乐部,1300刀的Batis 25 vs 尼康750刀的24 1.8G一比,左看右看找不出什么能吊打尼康的地方。就这种水平灭你富士都无压力,你想象一下富士这些所谓的高品质镜头面对佳能尼康会是什么下场。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是叫你们都去买全幅,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本护法自己的全幅都没提上日程,报导出了偏差你们要负责任。
诸位不难看出全幅最大的优势是镜头的投资价值远远高于小底镜头,同样价钱买回来的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东西。但是机身毕竟贵得嗷嗷叫,所以具体买哪个系统和你准备烧多少钱有很大关系。
除此以外,有些低规格镜头全幅根本就不做,那就只能买小底的。比如护法我最喜欢的索尼镜头是10-18,折合全幅恒定F6,全幅哪有这种东西?根本没的选。
从你用户的角度来出发,确实小底有小底的用途,大底有大底的用途。
但是从厂商的角度来出发,只做小底就是一种原罪。
同样规格的镜头,只要全幅做出来了,小底基本毫无还手之力,唯一的出路就是躲着跑,一路往低规格走。所以CNS这三家截幅镜头不怎么下功夫其实是相当科学的,你看索尼就没必要出XF90,一个B85搞定;事实上索尼也没必要做E50,直接FE50就能凑合了。这么说可能会有E50用户不高兴,E50那焦外,那防抖,那安静的对焦,那承自135STF的情怀结构,你FE50插截幅机上拿什么比?你说得都对,然而索尼不做E50,现在就可以出个别的镜头。你意淫中的某个梦想之头之所以还没上市,就是因为名额被E50给占了。
所以同时又全幅和截幅的厂商不仅生存空间比只有截幅的厂商广阔得多(既可以向上发展也可以向下发展),而且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也要高得多。这些道理其实根本没啥好说的,宾得的下场你们都看到了,尼康要是继续弱智言论现在也被拍死了,再继续说下去护法都觉得自己弱智,整天强调1+1=2。不过喷富士真是其乐无穷,容我再多喷两句。
富士这个厂商属于不仅只做小底,而且还逆天而行,非要往高规格走。刚开始几年效果似乎还不错,和索尼三星啥的搞搞错位竞争,树立高大上的形象,然而本质上其实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佳能尼康虽然镜头吊打富士,无奈吃了有反光板的亏,机身傻大黑粗;早年微单界又没有全幅,一下让富士占领了微单的规格高地。但这个高地终归只属于全幅,FE一来富士只能卷铺盖走人。索尼现在每做一个FE头,相当于干了三件事:
1:多了一个全幅头;
2:如果这个头适合截幅用,那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截幅头;
3:假如富士有同样规格的镜头,那直接让这个富士头销号,失去存在意义。
很惭愧,只做了这点微小的工作。
 
 
可以说索尼在镜头上的投入产出比和富士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短短两年玩下来,搞得富士几乎相当于没有镜头群。一套系统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奋斗,但卡口的大小也非常重要。X卡口是如此之傻逼,以至于我都不得不怀疑是索尼帮富士规划的。
这还只是一个索尼,那边佳能既然已经有能力做微单版80D了,随时憋个A7出来都不奇怪,两边在高地上一开打,富士只能是被天外飞仙的小石子误杀的节奏。所以富士这个公司就有点像赛车比赛中负责数一二三的发车女郎,一开始站在所有车的最前面,竟然产生了自己在领跑的幻觉,其实等一二三数完,你敢站错一步马上就得被碾死。
 
七、M43的发展
喷完吹牛大王,整个人浑身舒畅。我们还是回归技术角度,说说各个片幅未来的发展潜力。
M43作为另一个没有全幅的系统,活得就比富士稍微潇洒一点,虽然高端也是被一阵猛艹(M43所谓高端头的裤子我就不扒了,比富士还惨。),但M43是两头跑,起码低端覆盖面比富士全得多。特别是一堆饼干人文镜,往小机身上一挂,玩得非常开心。
但是护法跟你们讲啊,千万不要以为就M43饼干头多,事实上规格类似的蛋糕头饼干头薯片头全幅基本全都做过,而且做得比M43更屌。索尼FE35/F2.8都只能算开胃菜,像佳能40饼这种又小又便宜素质又屌的镜头差不多就能把M43的人文饼集体销号。有人觉得不公平,40饼法兰距长,转接到微单上就不便携了!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旁轴头也是一抓一大把,这类镜头和小痰盂一样,结构是极其成熟的。极端点的像前两天SAR上介绍过MINOX的35F2.8,比40饼简直不知道小到哪里去了,尽管如此画质上还是瘦死的全幅比马大,发个朋友圈照样毫无压力。除掉这些F2.8的,往上一级还有宾得三老太之一的43F1.9,福伦达的40F2,换算成M43都是F0.95/F1级别的镜头,然而体积照样跟FE35差不多,M43就完全没法比了。包括前几天有人吹M43的小钢炮35-100F2.8多小多小,然而时间往回翻二十年,佳能同样做过80-200F4.5-F5.6,体积重量和小钢炮差不多,价格还贼便宜。
当然这类镜头现在全幅厂商确实越来越不爱做了,不仅是因为利润集中在高画质高规格上,关键是全幅有能力提供一些更具诱惑力的选择,动摇了客户对小镜头的追求。比如说你40饼价格便宜全开画质好,可是小痰盂收到F2.8也不弱啊!价格更便宜啊!全开能虚妹啊!这么一算你就发现买个F2.8的饼干真是太JB吃亏了。索尼这边FE35和FE55也是同理,你让不太在意视角的人选一个定焦,绝大多数都是宁要一档光圈不要超小体积,哪怕FE55更贵。相反M43这边属于根本就没得选,你要奥巴松下做个体积又小、素质又还可以、价格又要向20饼看齐的F0.9小痰盂,不如让它们直接往你银行账户里转点钱算了。
还是那句话,全幅以前主要吃了个反光板的亏,镜头本身是可以非常便携的,M43的力量还是体现在M,而不是43。大家都M了,你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有人说M43是画质和便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有人说截幅是画质和便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然而实际情况是全幅不仅画质吊打你,便携也可以吊打你,除了机身贵以外基本就没有死角。当然有人会琢磨了,那大画幅是不是最牛逼最便携?然而并不是这样。首先机身不可能比底片还小;其次画幅大了之后相同视角下的物理焦距就会变长,这意味着光学长度也会跟着变长。这个并不是说你镜头也得很长,事实上大画幅只要愿意的话可以把镜头做得非常小(大画幅牺牲镜头素质的空间非常可怕,往极端了说根本就不需要镜头,扎个小孔长曝一下都能发朋友圈),但是必须把这个小镜头和机身拉开很长的距离才能成像,这就得用到皮腔。一旦粘上这玩意,你和便携也就告别了。
所以画幅之间还真就存在一个所谓的最佳平衡点,只不过它肯定不是M43,也肯定不是截幅,甚至也有可能不是全幅。它也有可能是中画幅。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底大一级压死人,为啥中画幅就没把全幅给打死?
其实上述所有的分析对中画幅而言,起码在纯技术角度是适用的。但是如果你调研一下今天的中画幅市场,就会发现规格高地根本就不属于中画幅。中画幅镜头虽然素质牛逼,但是要广角没广角,要长焦没长焦,要等效光圈没等效光圈。要是再放大到大画幅,画幅优势过于强大,各种魔幻头倒还真不少(施耐德有等效全幅21mmF0.8,重量不到800g,来来来那边的适马同学,你带着你的20ART过来感受一下),但中画幅就不行,规格上完全被全幅碾压。
其实135当年之所以发展得之所以比120更好,片幅本身倒谈不上有什么先天优势(特别是在旁轴机上),只能说其江湖地位是一代一代的相机厂共同钦点的,这里面的首功之臣就是情怀王徕卡。作为早年实力最强的135旁轴厂之一,徕卡自然是全世界模仿的对象,偏偏它用的又是个开放螺口L39。这个大腿对实力弱小的厂商而言是肯定要抱的,不抱简直是跟自己过去,你做个L39的镜头就有无数L39机身可以插,反之也亦然。早年的佳能就是只做L39镜头,反正机身都是现成的,这就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反过来,你要是不做L39,那就得自己做一整套系统去跟L39竞争,那就相当于是站在了巨人前进的道路上。
后来徕卡学聪明了,换成了专利保护的M卡口,把肩膀上搭便车的全给拍下去了。不过为时已晚,日厂的翅膀已经硬起来了,徕卡廉颇老矣,其实也带不动节奏。到这个时期建设自己的封闭卡口已经变成了一项重要的武器,而且单反结构逐渐兴起,日厂里牛逼的尼康之流早就已经丧失了抱徕卡大腿的兴趣。这些日厂既然之前在做135,现在换了卡口自然还是习惯性的抱在135里相爱相杀,于是乎135变成了实力最顶尖的厂商相互竞争的主战场,导致性能最强的机身、规格最高的镜头(除大画幅以外)基本上全都在135画幅里。换言之,135和日系是个共生关系,135成就了日系,日系里的顶尖强者又反过来巩固了135的地位。如今你索尼想挑战顶尖强者的地位,也必须得乖乖站到全幅这个擂台里去。
 
八、画幅的未来
如果未来有个武功高强的厂商想重新定义新的主流画幅,这个画幅也只可能比全幅更大,而不是比全幅更小。有些人错误的认为底片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比如135取代了大画幅,135战胜了120,可见截幅最后也要怒艹全幅,M43要怒艹截幅。可惜这个只是幻觉。主流底片的大小其实一直取决于技术的发展,早期的相机之所以画幅奇大无比,不是因为当时的人都喜欢没事儿背个龟壳出门,而是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当时并没有好的放大机,所以底片多大你照片就是多大,拍135小邮票那眼睛不得看瞎掉?除此以外当时的光学技术也很搓逼,连大画幅镜头都深受各种光学像差困扰,小画幅更不用说。你用个小画幅狗头一拍,再用满是像散、场曲、畸变和暗角的放大头放大一下……
大画幅后来的淡出是19世纪后期光学技术大爆炸的直接结果,一方面镜头品质飞速进步,另一方面1921年柯达高品质放大机大规模上市,没过几年徕卡的135相机就崛起了。然而自此之后底片的进一步缩小也就没啥动静了,整个胶片时代凡是试图缩小底片的厂商,一般下场都比较凄惨。弱鸡奥巴搞的半幅自不必说,就算柯达尼康佳能美能达富士这五大厂商联手搞的APS胶片也发展了没几年就扑街了,反倒是135胶片还一直在生产。比135大的虽然市场地位不如135高,但毕竟画质强劲,就算是已经严重脱离群众、操作极其蛋疼的8*10也没有有沦落到停产的份上。APS真正普及开来还是在数码单反上,本质上还是技术原因:传感器太他妈贵啊!成本和面积直接就是个指数上升,不像胶片基本是线性关系。至于和你全幅相机便不便携,说实话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说实话在民用领域我还真没接触过什么集成电路是大到全幅传感器这个份上的,事实上早期佳能的光刻机甚至无法对这么大的面积一次成型。尽管如此,全画幅凭借着镜头上的极大优势,最后依然主宰了厂商的命运。这年头你让佳能去改做截幅然后灭掉尼康全幅,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人家一个F1.8你就得做F1.2,人家大三元你得F2,你准备怎么办?你让索尼和佳能联手只做截幅战尼康,结果也只能是横死街头。
事实上你要是看看今天的手机、卡片机的话,就会发现整体趋势就是传感器越来越大。说白了,传感器和镜头是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你在传感器上省的每一分钱,最后都要在镜头上再吐出来,所以电子技术的进步倾向于让画幅越来越大,而光学技术的进步倾向于让画幅越来越小。至于这两个到底哪个进步更快那是明摆着的。当然,护法对光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毕竟不是搞这块的,万一哪天又技术爆炸了一把让画幅又缩回去了,那就当我啥都没说好了。
回到M43这个片幅上,最大的敌人其实还不是全幅。全幅虽然有能力把镜头做小,但是也要看厂商的市场布局。除此以外,全幅的规格下探能力是有极限的,比如M43的套头、狗头长焦、狗头天涯镜,光圈小到F5.6甚至F6.3,等效全幅F12.6,这种镜头全幅就没法做。不是说镜头本身做不出来,而是实际光圈决定了光线的入射角,入射角(光圈)小到一定程度后相位对焦就歇菜了,你让全幅厂放弃相位只用反差,恐怕不会特别乐意。真正威胁到M43这些镜头的,反而是大底的固定镜头卡片机。虽然M43底大一级压死人,但机身结构上天生差人一截(就像微单VS单反一样),人家清一水镜间快门,超短法兰距,镜头直接插入机身,变焦马达也放在因为没有卷帘快门而空空荡荡的机身里,那个体积优势是你可换镜头机身根本就没法比的,更不要说以后进一步大底化。如果你让我预测一下索尼会不会做低规格的小镜头,我只能说无可奉告;但如果你让我预测一下卡片机的底会不会越来越大,我可以明确说那几乎是一定的。
 
第三章 曲面传感器
写到这里其实也就差不多鸟。最后再简要聊聊一个看似很有前景的技术。
如果说有什么技术能让光学来一波大爆炸的话,那说不定还就是索尼的曲面传感器。有的同学对曲面传感器有点误解,觉得做成曲面变焦头就没法做了,咳咳……大错特错。你要知道,镜头的像场并不是天生就是平的,是一帮搞镜头的吭哧吭哧从曲面给矫正到平面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把平面传感器当成是一块曲面传感器,只不过曲率为零而已。曲率变大之后做镜头的这帮人当然还是得矫正场曲,但难度肯定是下降的。事实上现在的镜头在场曲矫正上也不是完美的,如果你只让传感器稍微弯曲一点点的话,说不定连索尼已经发布了的部分镜头都会表现得更好。
这玩意对镜头设计具体有什么效果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索尼现行RX1镜头,8片7组:
 
 
 
索尼曲面35F1.8专利,4片3组:
 
 
 
更牛逼的是这个可以做成可换镜头,所以实际比较对象其实应该是佳能35IS之类。
不过把芯片弯过来这种事儿……已经完全超越了本护法的工程经验,以前听都没听过想都没想过。这玩意量产难度有多大,有什么缺陷,什么时候能上市,甚至能不能上市,本人只能遗憾的表示一无所知。
 
番外一 适马X3
观众点播有零碎时间就回复一下……
先说不少人都比较感兴趣的适马X3。
适马X3这玩意其实我早就喷过一回了。基本毫无前途。这回可以再深入一点。
适马现在主打的是X3的分辨率。X3不用猜色在锐度上确实是有点先天优势的,但那点优势没你想象得那么大,徕卡的黑白鸡理论上跟X3一样锐,同样不用猜色(而且徕卡还是全幅镜头),但你一看样图会发现X3居然比徕卡还锐,而且有股浓浓的数码味,说白了都是特效,后期大幅拉锐化拉出来的结果。
数码味这个词有点玄学,技术上来讲是你图片拍出来的时候应该是频率越高的细节看得越不清楚(MTF越低),这个是人眼的自然特性。但是拉锐化的时候重点提高高频,这就导致高频信号的MTF反而比低频更高,产生了一种失真感,俗称过冲(overshooting),过冲强到一定地步甚至会出现白边。适马X3那种味道就是典型的轻微过冲。
说白了适马跟富士是反着来的,富士是锐度换噪点,适马是噪点换锐度,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优势项。不过特效就是特效,止增笑耳,当时我喷X3的时候贴过几张图,A6000、D7200这类机器同样拉锐化,效果和X3其实是非常接近的。另外锐度这个东西吗,还是天下武功唯像素不破,X3毕竟本身结构太复杂,相同的成本相同的性能相同的幅面(相同的功耗就不提了),你要做三层,输出像素肯定敌不过拜耳。
其实X3真正的优势应该是高感。RGB传感器一个像素只能接收到少量频段的光线(为了描述方便姑且认为是只有33%的进光量),适马每个像素三层加一起就是100%。通光量决定高感,那你这个高感肯定牛逼了啊,理论上ISO2400的画质相当于别人的ISO800(其实徕卡黑白就是这样)。然而这个只是理想状况,实际情况是反过来的,X3的高感被拜耳吊打。这个主要是因为感光材料不够完美。理想的适马X3应该是绿色层只吸收绿色光,红色层只吸收红色光,但现实中肯定是相互串色的,结果第三层本来该吸收的光子大部分都被上面两层给抢走了,这一层的信息肯定是少得可怜的。其实拜耳也会相互串色,但不存在争抢问题,G像素虽然会被蓝光污染,但不会说G像素把本来属于B像素的蓝光给抢走了,这些蓝光B像素本来就是接收不到的。
X3这样串色导致什么结果呢,首先还原颜色的时候,由于其中一个甚至两个颜色信息太少,信噪比极其低,你最后的结果又是根据这些颜色算出来的,高感直接就交代了,而且出来的颜色(尤其是弱光下)还不一定对;其次X3在不同的光线和色温条件下,它颜色的算法是不一样的,计算非常复杂。所以适马机器往往都慢成狗,一开始甚至机身不能输出JPG,只能RAW给电脑来处理。
如果X3能找到完美的材料来做滤色片,相互之间毫不串色,那基本就是完美的传感器,颜色还原也会变得很简单,几乎想不出任何进步的空间。虽然我不搞材料这一块,但我认为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存在。欢迎材料界大牛指导。
 
番外二 等效光圈
还有人在纠结这个等效光圈的问题
有人认为传感器高感取决于像素。这个水平就落伍五百年了,建议尽快学习缩图大法。
还有人认为传感器趋同化是个未来时。同志你搞错了啊,基本就是现在时,新的传感器都差不多
当然市面上也有QE低于大众水平的机器,给你们举例啊……
全幅传感器里真正比较低的基本上也就是个A7/A7II和佳能6D。尼康没有任何低QE全幅机,一台都没有。宾得也没有,真厉害居然和尼康一样。
小底里反而就太多了,比如EOS-M2和众多祖传佳能单反;富士除了XPRO2以外全部相机;所有松下底。索尼和奥巴倒是没有。
所以真算等效光圈其实都是便宜小底了。尤其便宜了富士。
本护法宽容大量,都没跟你们算这点小账,你们居然反过来和我斤斤计较
 
 
其实说白了QE真不同也无所谓,关键是它跟底大底小并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等效光圈相同,就意味着这两个镜头总通光量一样(不考虑国产镀膜),给你传感器创造的是相同的条件。这是镜头本身的能力,剩下的无非看你机身能不能把它全部发挥出来而已。就像OTUS插A7S上锐度也不会比截幅牛头接A6300好,但你不可能说是OTUS锐度不行。或者FE50一号插在A7上FE50二号插在A7RII上,你不可能说FE50一号的高感就不行了,非常荒唐。这个道理你们懂不懂伐?
另外有些人属于深受DPReview这个网站毒害,在高感对比上得出大量错误结论。护法提醒你们两点:
1)快门速度本来就是不准的,同一台机器每次按下去速度其实都不一样。而且说实话哪天曝出某厂商快门速度虚标我也不会太吃惊。DXO测试时用的都是精确计时的小LED灯,根据拍到哪些灯来确定实际快门时间。当然了,快门速度越快,误差也就越大,如果你长曝30秒,那误差基本忽略不计。所以DPR看高感时应该用开灯模式还是关灯模式,你们可以自己琢磨一下;
2)DPR的样图是不做ACR默认的降彩噪的,这个明显不是你日常使用的姿势。其实彩噪这玩意往往怒拉到顶也没啥关系。你可以自己把RAW下载下来以ACR默认方式打开,可能发现某些本来好像不太行的机器高感一下就牛逼起来了,本来还可以的突然不行了。
话说键盘网站这个天坑倒是可以写一写的,不过最近吹牛逼消耗的精力太多了,让我缓一缓先
 
 
说到等效光圈和键盘网站,刚好又让我想到个事儿
 
 
刚才说过,光线的入射角还是取决于实际光圈,入射角小到一定程度之后相位就失效了。反过来,传感器能接收到的最大入射角度也是有限制的,入射角越大接收效率越低,光线相当于是被浪费了,而且像素越小浪费得就越多。这导致个什么结果呢:大光圈镜头在小像素机身上,实际通光量一般不如在大像素机身上大。
哪类系统的实际光圈倾向于做得更大?小底。
哪类系统的像素倾向于做得更小?还是小底。
所以你扫一眼键盘网站之王DXO的话,就会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松下42.5F1.2的T值只有1.6。事实上,整个M43系统都跨不过T1.6大关。
而A7R这样像素比较大的,插上F1.4之后它也是T1.6,和你M43的F1.2一样。索尼截幅的像素大小其实和M43差不多,F1.4插上去就退化成了T1.8。至于尼康D750这样像素更大的,F1.4插上去它还是T1.4。
F1.8的镜头插M43上最大只有T2.0,插索尼截幅上也是T2.0,然而插A7R上就变回了T1.8。
有没有感受到浓浓的恶意?
 
 
当然这点损失按我的标准那就是忽略不计了,所以咱以前从来没提过这事儿。护法我这么善良,你们还非要跟我抠那几毛钱。这下好了,让蝶姐也知道了,后果你们得自己负责。
真要斤斤计较的话那还得指出个事儿。像A7S这种机器我从来就不觉得高感比A7R好,当然更没有A7RII好。A7R缩图到1200万像素,可能信噪比比A7S差那么个几分钱,但细节远在A7S之上,这就意味着A7R的降噪空间更大。或者反过来说,A7S要达到A7R的细节,必然要拉锐化(而且拉到死都不一定有用)。这一折腾完你A7S那几分钱就没有了,而且还得倒贴几毛,不信你们自己去试试。当然A7S这种读取噪声极其低的机器,超高ISO下确实不容易出现暗部偏色,不过那种高ISO本来就没啥实用意义,而且A7R去一次暗帧轻松解决。你要是为了视频高感去买A7S那还说得过去,要是单纯为了拍照高感去买A7S……我只能说下次请吸取教训。
当然同样的道理放在细节弱的小底上也一样适用。所以我跟你们讲啊,不要来抠那两毛钱,抠下去只有你吃亏。给你小底算个等效光圈,那已经是优待战俘,仁至义尽。
其实DXO还发现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ISO虚标吧,它还是动态的,比如说一台相机的ISO100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实际只有80,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会变成120。当然显示给你的永远都是ISO100。这种现象啥时候会出现呢?比如说你有一个佳能F1.2镜头,插在5DSR上,当你光圈收缩到F2.4时,入射角相对比较小,光线没啥损失,但是一旦改成全开,可能就会损失那么一点,导致你的通光量并没有变成原先的四倍,进一步导致倒易率失效:从F2.4上升到F1.2之后,你的快门速度本来应该从1/100上升到1/400,但是因为通光量折损了,实际只能上升到比如说1/300,如此一来键盘技术比较高的客户就会发现咦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为了让顾客产生通光量上升了四倍的错觉,那就只好把实际ISO偷偷抬高来保证1/400快门下的画面亮度。
所以你ISO100实际到底有多少,取决于你机身上插了什么头,开了多大光圈,机身只要能检测到这些信息,剩下的都会偷偷给你打点好。这种小细节要不是遇上DXO这样闲得蛋疼的,一般人还真发现不了。
 
番外三 有机膜
当然有人可能会好奇,这里面最关键的有机膜明明就是富士的,为啥现在一直是松下在扛大旗?说白了,你搞个有机膜并不算本事,关键是怎么把有机膜集成到现有的半导体工艺里,这事儿当然也只能由松下来负责。就像前文所说,这年头传感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制造能力。
索尼最近一直主打的铜布线也是同理,以前之所以不用导电率和电子迁移抗性更高的铜,并不是因为铜的价格比铝贵(你想想一块芯片里才多少铜,全抠出来都没一颗鼻屎大),关键问题是铜原子会往周围扩散,改变周围材料的物理性质,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再用某个不受铜影响的材料把铜线包裹起来,这就比较费事儿了。处理器领域内也有些材料号称在某些指标号上可以秒杀硅,然而没有哪个像硅一样满地都是原材料,加工起来还又便宜又简单的(相对而言),最后还是无法取代硅的江湖地位。
有机传感器虽然可能具备堆栈传感器的特性,但是根据厂商之间工艺水平的不同,堆栈和堆栈之间吧,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刚好上面有观众问到三星S7里那块IMX260,其实这玩意就用到了一个非常牛逼的新技术,叫DBI直连(Direct Bonding Interconnect)。IMX260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块使用DBI直连的量产型堆栈传感器,之前的堆栈传感器用的是另一种工艺,叫TSV(硅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红色的部分就是实际电路(晶体管、电容、电阻、导线等等),下面是淡绿色(还是淡蓝?护法色弱……)的硅片。所谓TSV就是在硅片上钻个孔填充导体,上部连接电路,下部可以连通到另一块芯片上,从而实现多芯片堆栈。TSV对传感器而言最大的缺陷在于穿透了整个硅片,而且穿孔尺寸还不小,至少需要10微米甚至20微米见方的面积。你想你手机传感器一个像素本身才1.x微米大,你不可能在中间打一大堆边长10微米的洞洞。所以这个洞也只能开在传感器的外围。像索尼以前的堆栈传感器就是下图这样的:
 
 
 
开在外围的缺点在于中间像素出来的信号要先传输“很长”的距离。所谓“很长”其实也就几到十几毫米,但导线的电阻是反比于横截面积的,芯片本身面积虽小,但是导线横截面更小,信号走个一毫米可能相当于在PCB上走了整整一米,这就比较蛋疼了。所以索尼之前的堆栈传感器其实更有点像“折叠传感器”,以前读取电路在传感器外围,现在给折叠到下面去了,但是信号的连通点还是在“折线”的地方。至于这个DBI牛逼在哪儿呢,估计你们已经猜到了……
 
 
 
直接在电路下面打线,想在哪儿打就在哪儿打,而且尺寸可以小到1微米见方,只要你愿意每个像素下面都可以做个连线,直通下面一层读取电路。等于说不仅信号传输距离缩短了(事实上也降低了大尺寸传感器做高速读取的难度),并发传输能力也大幅增强。除此以外,DBI也不需要像TSV一样高温加热,所以加工更快、成本更低,而且还不会在传感器内部产生热应力,号称堆栈技术的终极形态。
这个终极堆栈其实不是索尼发明的,而是出自一家美国公司Ziptronix。但是索尼跑得比谁都快,老早就获得了专利授权。至于其它公司为啥没有跟进呢,主要还是做堆栈的初期固定成本太高,你销量要是比索尼差太远,最后的平均成本也不是一回事儿。倒是已经掌握了TSV的三星对于DBI应该是蛮有兴趣的,因为这玩意不仅适合做图像传感器,还适合做存储颗粒,对三星来说大大滴有用。这也体现出这种综合型企业在资源利用率上的优势。
 
番外四 光场相机
观众点播之光场相机
这货在科研领域可能还有点用途,在摄影领域只能说有那么点意思,但难堪大用。前段时间朋友圈还流传着一篇文章说光场相机即将摧毁传统相机产业,小日本就要完蛋了。说实话跟那种说肯德基的鸡都有八条腿的文章没啥区别。
光场相机本质上是一种可以记录3D信息的相机(而不像传统相机是把3D信息压缩成2D),这就赋予了这类相机随意操纵景深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1:先拍照后对焦;
2:模仿大光圈虚化(用相对较低成本获取徕卡夜之眼效果);
3:模仿小光圈景深(弱光下可以开大光圈保证进光量);
4:焦内模仿小光圈景深,焦外模仿大光圈虚化(完全超出传统相机的能力范围——除非你Photoshop)。
这还只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功能,再走远一点的话其实前后双焦内、多焦内都是可以实现的。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对吧?然而光场相机的这种空间记录能力是靠大幅牺牲平面上的分辨率换来的,每台光场相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感器的实际分辨率远远高于输出分辨率,比如群众比较熟悉的Illum作为一台1/1.2寸相机,输出分辨率却只有可怜的四百万像素(而且这还是峰值分辨率,根据拍摄场景不同还会下降),而实际像素却高达四千万。你想想按照这种10:1的原则,目前的全幅鸡做成光场相机得有多可怜——D810只有360万像素,A7RII只有420万像素,5DSR只有500万像素,来个4K屏马上集体扑街。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还没问题,毕竟四百万像素也可以发发朋友圈,能模仿夜之眼的虚化简直爽爆。然而,光场相机牺牲的其实还不仅仅是像素而已。
这年头的相机牺牲画质主要是为了换取两样能力,第一是速度,比如A7S这种视频鸡(摄像机往往还会牺牲画质换取全局快门);第二是便携,比如手机、运动相机等等。而光场相机属于两头不靠。首先本身像素高达四千万,相同条件下你和什么高速也就say goodbye了;其次你看看Lytro的Illum,会发现这玩意作为一台画幅不到一英寸的相机其实一点都不便携(重量940g)。问题就出在那个镜头上,规格等效全幅30-250mm恒定F6.3,全幅做成这种参数块头其实也小不到哪里去了。实际光圈恒定F2,你想想一寸底的相机有哪个参数这么暴力的?RX10也就恒定F2.8而已。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个锅得镜头来背,和相机无关。其实并非如此,光场相机有个不为人知的隐藏缺陷,那就是每一块传感器都有一个对应的最佳光圈(其实也就是入射角)。一旦你入射角太小,空间分辨率便会急剧下降,画质进一步狗带;入射角太大就更完蛋了,直接精神错乱无法成像。这个最佳光圈也不一定就是F2,也可以是F4之类的,但传感器一旦生产出来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光场相机在镜头的设计上是非常蛋疼的,做变焦它就必须是恒定变焦。用来造可换镜头相机那更是完蛋了,上到600mm长焦下到小痰盂,所有镜头都得是一个光圈值,你这个光圈到底定多少?根本没法定。请注意,虽然光场相机可以模仿大光圈虚化,但是大光圈的高感你是模仿不了的,而且光场相机的高感本来就比传统相机差。
有这么多硬性限制摆在这儿,光场相机和主流市场也就告别了,什么体育啊视频啊风光啊,光场基本都玩不转(尽管先拍照后对焦的特性似乎非常适合体育)。这玩意适合啥应用呢,首先是糖水人像,动不动给你虚化一下,拍出来的照片足够发发朋友圈,广角+自拍屏+模拟大光圈=新一代自拍神器;其次扫街可能也还行,毕竟先拍照后对焦,对画质的要求也不算高;最后就是微距了,能随意操控景深还是非常牛掰的。事实上,之前说光场相机在科研领域可能蛮有前途,说的也正是和微距摄影最为接近的显微镜。
 
编辑于 2019-05-14
 

上一篇:ICX408AL/ICX408AK索尼SONY黑白工业相机安防摄像机用
下一篇:SONY Medium format 100MP CMOS sensor IMX211,IMX411,IMX461,1亿像素